印度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光鑷,可利用光來捕獲和操縱納米粒子。相關論文已于近期發表在英國《自然·通訊》雜志上。

光鑷自發明至今已有數十年歷史,其原理是用一束高度匯聚的激光形成三維勢阱來捕獲和操縱微小的粒子。但受到衍射極限的限制,傳統光鑷很難操控納米粒子。“表面等離激元光鑷”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一問題,受到光照的貴金屬納米盤會產生較強的電磁場,進而吸引并捕獲附近的納米粒子,但這種光鑷只能在固定空間上使用。 如今,印度科學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開發出一種新型光鑷。他們在一種由玻璃制成的介電微柱上制作等離激元納米盤,并用激光束操縱這種混合結構。這種“鑷中鑷”可對小至40納米的粒子開展動態誘捕與操縱。 研究人員說,這項技術的最大亮點是簡單和易于實現,且已經獲得專利,他們正與一家公司商討授權事宜。 文章來源:新華網
|